返回

神雕离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神雕离影】第二十二章 血染寒秋(第3/3页)
首页 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

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
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
佛有什

    么东西正在酝酿。两股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狠狠地碰撞在一起,僵持、对抗、消

    融……最终化作一圈肉眼可见的冲击波,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四周辐射开来。湖水

    被这股巨力生生压下数尺,又猛然弹起,化作一道数丈高的水墙,遮天蔽日,仿

    佛要将整个水寨吞噬。

    冲击波过后,两道身影一触即分。郭靖的身形在空中划过一道凄美的弧线,

    如同断翅的雄鹰,又似一颗陨落的星辰,无力地坠向主楼屋脊。那一瞬,时间仿

    佛凝固,天地间一片死寂,唯有那抹鲜红,在程遥迦的瞳孔中急剧放大。

    尘埃落定,青瓦尽碎,梁木崩塌。主楼的屋顶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窟窿,郭靖

    仰面躺倒在碎瓦残砾之中,一动不动,宛若一尊破碎的雕像。他双目圆睁,却已

    失去了往日的神采,只剩下空洞和茫然。嘴角边,一缕殷红的鲜血缓缓流淌,在

    青灰色的瓦砾间蜿蜒,像一条垂死挣扎的赤蛇,最终,无力地,渗入尘土,了无

    痕迹。他的胸膛微微起伏了几下,随后,便归于平静。

    水寨上空,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却并未消散。天魔道人的身影在晨曦中显

    得格外诡异。一团浓稠的黑气自他脚底升腾而起,迅速将他整个人包裹在内,像

    一个巨大的、跳动的黑色心脏,又像一个择人而噬的魔窟。

    他缓缓睁开双眼,那双闪烁着幽绿色光芒的眸子,死死地盯着郭靖,仿佛要

    将他的模样永远刻在脑海里。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沙哑而低沉,如同从地

    狱深处传来:「能将本座逼到如此境地,郭靖,你还是第一个。你的降龙十八掌,

    的确有几分门道。」

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,但随即又被浓浓的杀意所取代:

    「可惜,也就到此为止了!」

    话音未落,一阵狂放而肆意的大笑声从黑气中传出,那笑声中充满了得意、

    疯狂,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……解脱?

    「哈哈哈哈……咳咳……咳咳咳……」

    笑声戛然而止,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剧烈的咳嗽,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

    一般。

    黑气翻滚了几下,然后慢慢消散,天魔道人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,

    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。只留下那满目疮痍的水寨,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血腥味

    和硝烟味,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。

    一滴泪珠,自程遥迦眼角滑落,坠入湖心,激起涟漪一圈,转瞬便湮没于波

    光粼粼之中,恍若未曾存在。

    一柄断刀,静卧水寨角落,刃上斑斑血迹早已凝结,化作暗褐色的痕迹,诉

    说着昨日的杀伐。

    一缕晨光,穿透云层,越过战场残留的硝烟,斜照入静室。窗畔书案旁,一

    张乌木古琴无言伫立,几根琴弦在晨风中轻颤,发出若有若无的叹息。

    一方锦帕,被那纤纤玉指轻拈在手。丝绸映着晨光,莹润生辉,帕上并蒂莲

    纹织工精绝,朵朵花瓣浮凸栩栩,似欲破锦而出。

    襄阳,郭府。

    晨光穿过雕花窗棂,在青石地面上洒下斑驳光影。檀香缭绕,与窗外飘落的

    梧桐叶交织成一幅清冷秋意。

    沈红玉倚窗凝望,心随秋景萦绕。檐下琴声悠悠,初时清幽婉转,似诉说着

    心事;渐渐转为激昂,仿佛昔日战场上的铁马金戈,血与泪的交织。那是一段烽

    火岁月的回响,在这秋日里格外动人。

    蓦地,一声清脆的断响,琴音戛然而止。沈红玉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白衣女

    子端坐书案前,清冷孤高。她肩头笼罩着晨光,恍如天外谪仙,不染尘世烟火。

    那是小龙女,此刻她纤指轻抚断弦,眸中流转着难以言说的哀愁。

    「妹妹可是有心事?」沈红玉轻声问道,语中满是关切。小龙女闻言抬眼,

    目光如秋水般清澈,却又隐藏着无尽思绪。沈红玉心下了然,能让这位古墓仙子

    如此黯然神伤的,世间怕是只有那一人了。

    小龙女不语,只是轻拨断弦。弦虽已断,余音却在心间荡漾。她紧抿朱唇,

    似要将满腔惆怅封存于心。两位佳人相对无言,唯有梧桐叶落,与断弦余韵在阳

    光中轻轻回响,笼罩着这一方宁静。

    半月后,战事初平。

    一支宋军队伍正沿着襄阳古道缓缓前行。为首的正是主将李文忠,身后跟着

    收复邓州、唐州、随州的将士们。自蒙哥大汗阵亡,蒙军退去后,这支军队便奉

    命清剿残留在襄阳周边的蒙古驻军。如今任务完成,正踏上归途。

    队伍中,一位黑衣青年独骑一匹枣红马,神情淡漠。正是杨过。这些日子征

    战,虽然收复失地,却总觉心中空落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总会望向襄阳的方向,

    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城中那道白色的倩影。

    「贤侄,」李文忠策马来到杨过身边,打断了他的思绪,「这一路征战,多

    亏你相助。

    若是你义父知道你为襄阳立下如此功劳,定会欣慰。」

    杨过微微颔首,淡然道:「举手之劳。襄阳是义父的责任,自然也是我的责

    任。」

    李文忠见他神色恍惚,不觉摇了摇头:「这一路你虽然功劳不小,但总觉得

    你这人心事重重的。也罢,到了襄阳,好好歇息几日。」

    杨过不答,只是望向远方渐渐显现的襄阳城廓。余晖洒在城墙之上,将这座

    饱经战火的城市染上了一层金红色。

    片刻后,队伍穿过城门,杨过与李文忠告别,独自策马前往郭府。此时已近

    黄昏,街上行人逐渐稀少,商铺也陆续打烊,唯闻马蹄声在石板路上清脆作响。

    行至郭府门前,一轮红日已沉入西山。

    下马入府,庭院内静谧更甚。寒风过处,光秃的梧桐枝丫随风摇曳,发出轻

    微的「吱呀」声。两侧的灯笼尚未点燃,屋内显得有些昏暗,只有西边几扇窗户,

    还映着天边残余的几缕暗红光芒。

    驻足庭中的杨过望着这一片静谧景象,心头不觉一紧。

    「少侠回来了。」管家武三通快步迎上前来,神色间带着几分不自然,「让

    小人这就吩咐准备热水。」

    杨过微微颔首。片刻之后,他换了身清爽衣衫,却始终不见那道熟悉的身影。

    夜色渐深,府中处处亮起灯火,却衬得他心中愈发空落。

    忽然,一缕琴声随风飘来,初时轻若无物,渐渐清晰。他循声向前院行去,

    脚步不觉放缓。琴声悠扬,却与记忆中的曲调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推开书房的门,沈红玉正伏案抚琴。她见杨过进来,手上的动作微顿,琴声

    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沈红玉放下手中的琴拨:「少侠辛苦了。」

    杨过站在门边,目光落在那张乌木古琴上。那是一张陌生的琴,不是她惯常

    所用的那一张。

    「这几日偶得一张古琴,虽不及从前那张音色清越,却也能遣遣这冬日里的

    清冷。」

    沈红玉轻抚琴弦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杨过默然,心中却涌起一丝不安。

    「府中的寒意,似乎来得特别深。」沈红玉望向窗外,语气悠远,「前日里,

    寒风呼啸,院中的枯枝都结上了一层薄霜,便觉得特别萧瑟。」

    杨过心中一紧,沉默片刻,终于开口问道:「她……可有说,去了哪里?」

    声音微哑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    沈红玉轻轻叹了口气,摇了摇头,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:「未曾言明去处。

    她向来不喜多言,这次……走得也甚是决绝。」

    窗外的风忽然大了,吹得纸窗簌簌作响。杨过静立良久,眼前浮现出绝情谷

    中那方寒潭,古树参天,那是他们的初见之处,想必也是她归去之所。当日为了

    襄阳之事,他执意要来,她虽不语,却随他同来。如今她独自离去,必是回到了

    那个清幽之地吧。

    夜色渐浓,杨过大步向偏院行去。沈红玉想要出声相劝,却终是没有开口。

    她知道,有些事,不必说得太明白。

    次日天色未明,一骑白马自郭府后门疾驰而出,向着绝情谷的方向奔去。晨

    雾中,马蹄声声渐远,惊起林间栖鸟一片,在寒冷的晨色中久久回荡。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